提前报关和正常报关(提前报关手续)
提前报关和正常报关
在进行国际贸易时,报关是一项不可或缺的程序。报关属于海关监管下的一种贸易活动,主要包括提前报关和正常报关两种方式。提前报关指的是在物资到达国境前,提前对货物进行报关;正常报关则是在货物到达海关口岸后进行申报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报关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。
1. 提前报关
1.1 提前报关的定义
提前报关,俗称“预报关”,是指在货物到达境外前,在境外报关行处提前通报入境口岸的海关,进行海关手续申报,以便海关提前审核、留存、处理;在货物运抵入境口岸时,海关只需要根据提前报关文件即可放行。
1.2 提前报关的优点
(1)提高出口货物的效率:提前报关可以减少出口货物在海关的停留时间,提高了出口货物的运输速度。
(2)避免繁琐的手续:由于提前报关可以在境外进行,也就避免了货物到达入境口岸后需要进行繁琐申报手续的麻烦。
(3)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:提前报关可以节省人力、时间等成本,效率更高。
1.3 提前报关的缺点
(1)时间紧迫:提前报关需要提前准备材料并提交申报,跟紧货物进度。一旦时间错过,可能会影响到出口货物的运输进程。
(2)资金成本高:提前报关在货物离岸之前需要支付国外费用,给部分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负担。
2. 正常报关
2.1 正常报关的定义
正常报关是指在货物到达海关口岸后,由进出口企业按照规定程序,向海关依法申报货物进出口的海关手续。
2.2 正常报关的优点
(1)贸易风险控制更可靠:由于在货物到达口岸后进行申报,相对而言,货物的真实性和安全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。
(2)资金占用少:与提前报关相比,正常报关的资金成本要少很多。
2.3 正常报关的缺点
(1)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高:相对于提前报关,正常报关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,需要在到达口岸后进行一系列操作申报手续。
(2)可能会遇到海关审批而产生的拖延时间,对运输物资进度造成影响。
3. 如何选择报关方式
海关的报关程序是非常复杂的,企业在选择何种方式进行报关时需要根据自身情况、货物的类型、运输周期等来进行判断和选择。对于交货时间要求紧、运输量大,而且企业资金充足的话,可以选择提前报关。对于运输时间充裕且资金不足的企业,可以选择正常报关。
4. 报关操作注意事项
在报关过程中,需要注意以下事项:
(1)清单准确:海关清单一定要清晰、准确,没有遗漏和错误
(2)品名规范:品名应准确,不能造成混淆
(3)纸质材料规范:报关单纸质材料的规则、格式、复印件、翻译件等的要求,都要认真注意
5. 报关代理公司的选择
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,选择报关代理公司进行报关是比较明智的选择。为了保证企业能报关快速、顺利地进行,需要认真选择一家信誉度高,专业性强,熟悉海关和法律法规的报关公司。
总之,提前报关和正常报关,各有其利弊。企业在选择报关方式时,应考虑各种因素,选择出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,让企业的出口贸易更加顺畅、高效,减少因报关程序导致的纠纷和损失。